《极简设计的尴尬》
设计师小李在项目汇报会上兴奋地宣布:"我们的新公交站台采用最前沿的极简扁平化设计,绝对引领城市时尚潮流!"然而第二天投入使用后,乘客们集体陷入了困惑——站牌只剩下一块光秃秃的纯色平板,连最基本的站名和路线图都被"简化"掉了。
"这哪是在等车?分明是在玩'大家猜猜几路车会来'的竞猜游戏!"一位上班族对着空荡荡的站牌哭笑不得地吐槽,另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来回踱步,焦虑地说:"我在这等了半小时,已经错过三班车了..."
设计师小李看着现场反馈的照片,尴尬地挠着头:"呃...看来'扁平化设计'真的不能简单粗暴地把信息给'拍扁'啊!"他匆忙召集团队,连夜赶制补充标识方案,这个设计事故后来被业内称为"极简主义过度解读"的经典案例,不仅成为设计院校课堂上必讲的反面教材,更引发了业界对"形式与功能平衡"的深刻讨论。
三天后,站台上终于出现了改良版的设计:在保留现代感的同时,清晰地标注了公交线路、站点信息和实时到站时间,乘客们纷纷表示,这样的设计才真正做到了既美观又实用。
最新评论